人物介绍:沈悦雯,心生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2012 年创立生日管家, 2016 年 10 月,生日管家和心意点点合并,成立心生集团,沈悦雯担任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整体战略执行。
划重点:
小程序创业应该充分结合微信提供的入口,拆分功能可以更多的占据用户使用场景。
不同用户量级的工具产品变现方法不同,可以把工具产品当做一个孵化器,孵化不同的变现业务。
用工具产品孵化新业务时,做好一个业务便独立出一个业务,尽可能的让每个业务独立发展,避免让工具产品把新业务的使用场景固化。
目前线上线下的概念正在模糊,但是线下的生意依然难做,原因在于线下的商业模式大多依赖优质点位,但优质点位是有限的,只要商业模式不改变,线下生意便依然难做。
小程序目前的问题是没有办法主动触达用户,但是未来会成为线下的一个入口。
以下是采访实录,腾讯创业整理:
做小程序的思路与App完全不同
拆分App的功能,目的是占据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
在All in 小程序之前,我们有一款“生日管家”的App,在这个App上有三个功能:提醒用户好友生日,帮助用户为好友送蛋糕、挑选礼物。
在All in小程序后,我们把所有的功能都进行了拆分,生日管家小程序只负责管理生日提醒,心意点点只负责挑选礼物,赠送礼物,订蛋糕小程序只负责订蛋糕。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两点:
1.把App拆分为多个小程序后,可以规避风险,降低试错成本。
2. 小程序的打法和App不同,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尽可能多的去卡用户的使用场景。
在传统的App时期,做一个App的原因是用户的手机容量是有限的,所以用户的App装机量也是一定的,希望把用户聚焦到一个产品中,但在小程序中,逻辑则完全不一样。
小程序做为微信生态中的一个产品,它是以微信为中心,必须依赖微信提供接口,目前用户触达产品主要集中在朋友之间的分享和主动搜索,基于这两点,我们把产品功能进行了拆分,这么做的目的是让用户分享更为方便,喜欢哪一个功能便可以分享哪一个小程序。
其次,拆分App中的功能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去中心化,在小程序中,用户获取产品的门槛较低,使用产品的场景化更强,通过把功能拆分,让用户对某一个功能有需求时,对应地使用某一个小程序。经过这样去中心化的拆分,我们可以更多地去适配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
同时,我们认为用户在微信中停留的时间其实非常长,有更多的时间去尝试不同的产品,把传统App的功能打散,充分结合微信提供的入口,卡好用户的使用场景才是关键,并不需要给用户灌输以前App中所强调的全套服务。
把工具产品当做一个孵化器
充分利用用户数据,深度挖掘用户商业价值
对于工具产品的商业化,我们认为不同用户数的工具产品有不同的变现方式,对于千万级别日活的工具产品来说,应该着重于垂直领域的深耕,通过工具的附加功能便可以直接变现。
但是,对于一个百万级别的工具产品来说,我们更倾向于把他看做是一个孵化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工具产品来孵化许多新业务,帮助这些业务完成从 0 到 1 的过程,随后在一定的时间把这些业务独立出来。
目前,我们一共开发了 100 多个小程序,主要小程序有三个:生日管家、心意点点、订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