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到来的 2018 年,各平台就迫不及待的晒起了帐单账单,有心灵账单,还有消费账单,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完了消费账单,在忧伤与激动中小确幸着。一不敢相信自己的消费能力,二惊喜原来“我”如此有钱。
今天阿里云聆听也秀出了自己的年度 10 大贡献者榜单,据说这 10 大贡献者中有一半已荣升为MVP了,他们与聆听的这层纽带已成为常态。
起初,他们与聆听的渊源结缘,也不过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没想到的聆听除了能满足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以及收到礼品时的惊喜,更大的权益是让更多人认识他们,深度了解他们,且帮助他们变得更卓越。
在回访榜单冠军水灵儿时,他这样说到,:我们公司一直在用阿里云的产品,目前主要是使用ECS,、OSS,、SSL证书等产品,一次不经意间在阿里云官网看到聆听平台,就好奇的打开扫了一下一眼,被页面提供的权益及礼品吸引了,就试着提交了第一条建议,后来发现除了礼品,还有积分,积分又可以再次兑现礼品等阿里云其它云产品资源。
做为一个前端开发工程师,对前端设计非常敏感,主要以前端建议为主,慢慢的发现提交建议都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看到不爽的设计,就默默的在浏览器里面输入了lingting.aliyun.com,然后发现不是阿里云的网站问题,就只能沮丧的关闭页面。
很多次晚上 12 点加班,邮箱里面跳出聆听建议处理通知信,深深感觉到感受到聆听运营小二的不易,以及对我们这些用户的敬畏。
阿里云能有这样一群人将用户反馈的一个个小功能当成平台来做,并仔细处理用户的每条建议,与我们多次进行双向沟通交流,确保我们需求的准确度。同时还提供一定的权益,像阿里云MVP虽是在传播云计算,但我觉得是在帮助我扩充人脉圈,让我有机会与技术大佬们沟通切磋,我个人觉得聆听平台真心开创了国内技术博客社区的一个先河。
除了在刚刚过去的各大卫视明星阵容跨年演唱会中带来享受到的欢乐外,更让互联网人士印像深刻的是罗胖的《时间的朋友》。在时间的朋友里面其中,罗胖一直强调了当下与未来几年的两个关键字:连接。
而聆听做为最大的连接驱动器,承载了连接的力量,为用户及产品、平台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它也是红娘,普罗了用户与阿里云间的爱情。
据透漏介绍,罗胖的逻辑思维企业,大量核心业务运行在阿里云上,使用了阿里云 20 多款产品,而公司也已加入到聆听的建议大军也已成为他们与阿里云各产品团队沟通的核心渠道,听说他们还登上登陆了 12 月贡献者荣誉榜。而这期榜单, 30 条建议中覆盖了阿里云 31 款产品, 3 个平台(聆听、控制台、阿里云APP端), 5 五大产品串联建议,操作便捷性相关建议占据榜单数的2/5。
可见,贡献者荣誉榜单(https://connect.aliyun.com/suggestion/honor),除了是阿里云对贡献者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也展示了阿里云各产品团队需要完善的产品方向,并呈现了用户对云产品使用的关注点视角。
这些建议均取于聆听平台,只是聆听平台部分建议,代表着部分产品现象,而更大的驱动者来源于更多的建议者。
聆听的一个资深使用者妙正灰,在给阿里云的年度使用总结中也明示了他对聆听与工单差异化的理解:是个产品总是有缺陷的,由于开发人员和产品对于产品流程过于了解,会导致发现不了一些小白用户在意的细节,或者更高端用户在意的功能。而工单更多的只是帮助用户解决产品使用时的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帮助用户和产品、开发相互沟通。
就像医生,他只能帮助我解除当前身体的病痛,却不能提前告知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帮我解除未来可能出现的病理问题。但基因检测,就可以提前预知,并能提供相关预防措施,而聆听就是基因检测的职能。
聆听可以很好的对接用户和开发者,让用户使用的更加舒心和高效,也能让阿里云的产品越做越好,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当然去聆听提交建议,还可以获得丰富的奖励,可以说是非常的干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