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还无确切消息,但可预见的是,政府部门不会放任目前共享单车漫无边际的发展态势,一旦对总量、主体、标准提出要求,共享单车整体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届时,这场困兽大战或许也将提早落幕。
ofo的投资人朱啸虎有点过于乐观。去年9月,他公开宣称的3个月后结束共享单车的“战争”。但到目前为止,“战期”已经延长了一个多月,眼看还有规模扩大的趋势。
从那之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数百万辆单车“挤入”大江南北,如同一只只不同体量不同肤色的困兽,盘踞在市场的牢笼中相互厮杀。
今年年初,困兽龙头之一的摩拜单车迎来15亿元巨额融资,而ofo也宣布以“一天一城池”的速度攻城略地……这一切表明,困兽之斗还将继续上演。
正当各只困兽的体量急剧飙升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他们将以怎样的形式结束这场战斗?是逐一退出还是整体重创?是一家独大还是两家鼎立?……
根据目前事态,业内人士和网友猜测,三种因素或将成为这场困兽之斗的“终止符”。
2017年1月,深圳出现大面积人为破坏共享单车情况,数百辆共享单车被堆积成“小山”
1、“寄生虫”蚕食
共享单车自流行之日起,乱停乱放、恶意破坏、占为己有等事件频发,这些事件看似是在测量市民的道德底线,实则是在考量每家共享单车公司的生命力。破坏者如同寄生虫,“蚕食”着各只兽体,体弱者或将随之灭亡。
据新浪科技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就有三十余家企业进军共享单车领域,这些单车包括领军者摩拜和ofo,还有小白、小蓝、小鸣、优拜、酷骑、骑呗、hellobike、快兔出行等。截至今年2月,摩拜单车已进入北京、上海、济南、武汉等15座城市。而ofo共享单车也宣称覆盖了全国33座主要城市。至此,国内共享单车已达到数百万辆。
这些车辆确实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但随之出现的其他问题正在剧增。恶意破坏、私装车锁,乱停乱放等行为屡见不鲜。
去年12月6日,上海一男子将摩拜单车搬回住处,被当地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罚款1000元,成为国内打击共享单车失窃的首个案例。同为12月,北京有民警发现一中年女子在清河某小区附近给共享单车加私锁,该女子被处以拘留14天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