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夕阳产品的自我救赎与无奈

发表日期:2017-03-11 作者:郑州网站建设 来源:郑州网站制作 浏览次数:1124

在进行产品运营的时候,在产品的不同阶段所用的是运营也是不同的。

1、比如在产品摸索阶段,这个时候是注重用户的质量,因为在产品需要不断调整迭代,需要愿意为你的产品做出反馈的高质量用户,因此这个阶段不要一味拉新,而忽视了用户质量。

2、而在产品进入高速发展期的时候,在前期积累了一定量的用户,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市场份额,就像现在的摩拜和ofo,在前期进行了前期用户的积累以及资金足够的情况下,需要快速扩张市场,需要不断地做线下线上活动,进行补贴优惠,尽可能地多让用户使用你的产品。

3、而当产品过了告诉发展期,进入平稳发展期,这个时候变现和用户活跃就变得异常重要,这个时候需要的时候不断促活以及进行商业模式的探索。就像现在的今日头条、微信,你会看到朋友圈广告,今日头条的头条问答、我要上头条等等。

一、

每款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一款产品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都会进入到暮年期,就是产品的后期,这个时候产品都在苦苦挣扎,一方面用户减少、另一外面产品在运营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用力,因为即使你再用力,也无济于事,因为不是产品不行,而是产品过了那个时代,而你没有转型成功,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

而在我们讲到互联网的夕阳产品时,我想大家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几个产品,而几个产品应该就包括 20 周岁的猫扑、 18 周岁的天涯、 14 周岁的贴吧、 12 周岁的豆瓣。

百度指数:豆瓣、猫扑、贴吧、天涯

而在这几个产品当中,豆瓣和贴吧是一只脚已经踏入暮年期的大门,猫扑和天涯已经是进入暮年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天涯和猫扑几乎已经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消失了(即使他还存在你),如果没有特意提起,估计也没多少人去问津。

而豆瓣和贴吧呢?贴吧是百度的内容产品,相比较于豆瓣、天涯和猫扑,有个好干爹,背靠大树好乘凉,十多年来凭借着百度在pc时代的霸主地位,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即使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势头更是发展强劲,但是进入 2016 年,百度进入多事之秋,而贴吧也深受其难。虽不能说贴吧的用户流量已经在跌得很惨,但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相比较于贴吧,豆瓣更年轻,但是受制于用户的垂直度,用户增长一直较为缓慢稳步向前,在pc时代,其在百度权重可以排进前三,而豆瓣也在 2011 年前后迎来他巅峰。其在pc端的产品包括豆瓣广播,豆瓣电影,豆瓣读书,豆瓣小组,豆瓣同城,豆瓣音乐等都是很多文艺青年的最爱。而在 2013 年 9 月,豆瓣官方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注册用户超过 7500 万,日均PV为2. 1 亿,而在那个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体量。

二、

不过在公布了这组数据后,豆瓣好像宣布那是他的告别礼。这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很多移动端的产品开始出现,而跟豆瓣而有相似目标人群和产品的定位更是数不胜数。豆瓣在日均pv上跌至 4000 不到,而用户的流失也标识着一款产品开始走向下坡路,对产品来说也是致命性的。

而我们也知道其实豆瓣也是积极在跟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走,不过好像是迷失了自我。豆瓣在移动端的产品可不比pc时代少,这就包括豆瓣FM,豆瓣小组,豆瓣同城,豆瓣广播,豆瓣电影,豆瓣小组,豆瓣广场、豆瓣阅读等。每一款产品都是个独立的app。乍一看,豆瓣一点都不比其他产品的这样用户移动互联网了,但是多就是好吗?

时间告诉豆瓣,错了,这近 10 个的APP,且是独立的,让用户摸不着头脑,到底哪个才是豆瓣官方APP啊,你这是要搞整合还是要搞拆分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好产品并不缺少,所以用户也不缺少选择的机会,从pc的一个豆瓣到移动互联网的 10 个APP,注意力势必被分散,做出来的产品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用户已经不再相信豆瓣,纷纷投向了其他APP。

豆瓣在 2014 年的广告收入

其实与其说豆瓣是被移动互联网抛弃,还不如说是被金钱抛弃的。我们可以看到上图,在 2014 年的时候,豆瓣的广告收入为 4157.2 万。这个数值相当于人人网的四分之一。豆瓣未能找到和竞争对手一样有效的盈利模式,未能将巨大的用户数和内容予以变现。


软件开发,网站建设,微信开发,小程序开发,APP开发,商城系统开发,直播系统开发,产品推广,短视频推广,就找易祺互联!
易祺互联为您提供:商城系统,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好差评”系统,食品溯源系统,智慧点巡检系统,农村电商系统,智慧河道水位监控系统,智慧环境监测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ERP系统,智能建站系统,商城系统,直播系统,各种软件/网站定制开发,网站托管等一站式运营解决方案。
易祺互联 @ 河南蓝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品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1055710161107
软件设计部运营中心: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芯互联大厦南座11层
智慧物联网运营中心: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号河南省人民会堂
新产品培育运营中心: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25号经津大厦10楼
北京市(华北区)运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3号清华大学学研大厦B座10层
广州市(华南区)运营中心: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汇四街11号
杭州市(华东区)运营中心: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杭州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中心A座10层
重庆市(西南区)运营中心: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联东U谷12栋
业务咨询:0371-60934100 手机:18737894979 国内热线:400-8778-670
技术服务:15516975329 投诉热线:185-38935-211